2021年第十届兴正德·士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2021年12月5日,第十届兴正德·士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获本届项目支持的青年学者、公益机构代表及企业界代表等,部分外地学者和代表线上参会。

 

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首先致辞,向到场、未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杨老师指出,至今获评的99位学者中,已经有相当部分在学术界成就了非常大的影响,他们也成为了老一辈学人更专注自己学术和思考的动力。十年是一个小结,同时也指向新的开始。大家要继续共同努力,用更长的时间,将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沉淀下来,希望将来真正让它成为有思想史价值的、学术意义上的经典。

 

随后,深圳市兴正德公益基金会赵敏舒感谢学术委员会多年的坚守,并对本届获奖老师表示祝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她表示,“士恒”二字不仅是学术委员会对青年学者的肯定,也饱含前辈学人对年轻人的期许,同时也是公益从业者努力靠近的方向。期待未来能继续与各位同道携手,将这项共同的事业延续下去。

 

接下来,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教授在发言中对各界关注和支持学术委员会工作表达了感谢,并代表学术委员会介绍了本届青年学者的评选情况。李老师指出,评选需要有一个推荐和认定反复讨论的流程,其间考虑的不仅是候选人的学术水准,更有学者对学术本身的热情和对周围身边时代的关注。他介绍道,本项目并不重于奖金或课题,仅表达老一辈学者对青年一代的支持与关注。希望通过此举能鼓励大家共同守持作为读书人的初心,去寻找最初进入到行业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则在于支持计划是希望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接纳来自各个领域、学术观点不尽相同的学者,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形成对话。对话的原因不仅是要追随时代,更是要在变化的时代中追寻一些不变的东西,以学者视角向现实提出自己的声音,以读书人的关切去面对这个时代。他希望已获评的99位青年学者能够在这个时代提出一点自己的声音,让时代也许有一点小小的不同。

 

随后,评审委员及与会嘉宾为在场的青年学者颁奖,并向线上参与颁奖典礼的王丁老师表达了祝贺。

 

 

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林叶老师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贾妍老师分别做了题为《钉子、拆子与被伦理化的公共政治》和《“帝国”与“地图”:亚述浮雕的空间性研究》的学术报告。

 

林老师的在报告中引入了“钉子”和“拆子”的概念,以她的田野观察实际见闻为素材,思考了拆迁中国家推行之事及其代理人与个人的关系。她认为既往研究中较为关心的是国家治理框架,关心的是被夺走的权利、个人的反抗和强制的执行,而较少关注到拆迁对个人实质性影响。在现实事例中林老师展示了“拆子”与“钉子”本着“解决问题”的同一目标,如何在家庭权力斗争与产权法规的约制下介入拆迁谈判,使得“拆子”作为执行者卷入了家庭伦理和国家个人关系,产生了公共政治过程被伦理化的丰富面貌。

 

贾老师的报告以“什么是帝国”的问题引入,介绍了艺术史研究视野中,可以从图(image)与形(form)两个方面去认识帝国的研究方法。亚述帝国比较集中的艺术形态就是浮雕艺术,从出土于今伊拉克北部巴拉瓦特遗址的三组青铜门饰浮雕带入手,老师指出其以图文结合、开合有变的动态方式描绘了帝国空间扩张与帝王统治路径的结构性图景,认为其表现了“帝”——权力核心(power)与“国”——疆域(territory)关系的图像化表达,也是新亚述时期疆域地理视野和王权意识形态的视觉化再现。报告中,老师还以把所有边疆碑放在地图上勾勒出一个心理地图的研究为例,指出这种 mental map 同时兼有凸显王权核心的主体性与类似于GPS的导航性的双重意义。

 

报告结束后,在场的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附:

 

 

2021年12月5日